【甘肃日报】王宗礼教授:促发内生动力——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10-23浏览次数:38来源:研究生

实现由“大水漫灌”式的粗放式扶贫向“精准扶贫”的转变,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关键在于形成一种外源动力和内生动力相互协同、相互推进、精准发力的扶贫攻坚动力机制,而根本则在于促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

在新的形势下,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既需要外部力量有效推动,更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一是要重点支持农村金融发展,使现代金融体系嵌入农村社区,发挥金融体系在发展特色农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中的支撑作用,推动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使其成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要不断探索贫困农户贷款风险的补偿机制,增强贫困农户的抗风险能力;二是要加快发展以乡镇为中心的县、乡、村三级联动的现代服务业体系。要加快贫困地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商业服务网点、农业科技服务网点、贸易网点、农资和商品配送中心、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和农产品冷链等项目建设,加快实施阿里巴巴集团“千县万村”和京东集团“千县燎原”计划,加快发展“互联网+”扶贫模式,大力发展农超对接、直供直销、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业态服务,加强农产品营销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建设。三是要大力发展新型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要制定和完善贫困地区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扶持政策,积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高贫困群众生产组织化程度。要通过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鼓励贫困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等资源资产参股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各种生产经营形式,增强贫困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

市场的活力和农民的内在动能相结合,才能产生扶贫攻坚的强大内生动力。“扶贫必先扶志”,只有当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产生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强烈冲动和内在自觉时才能迸发出强大的驱动力量。为此,一是要以“双联”行动为契机,教育引导干部群众继续发扬“人一之、我十之”的甘肃精神,摒弃“等、靠、要”的心理,树立不甘落后的雄心壮志,为扶贫攻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二是要积极发现和扶植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人物,使贫困农户从身边致富能手的致富实践中受到启迪、增强信心。三是扶贫还必须“赋能”。只有摆脱贫困的信念和决心,而没有摆脱贫困的能力,精准扶贫照样会落空。因此,必须积极整合教育、农业科研院所、农机推广、互联网技术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分工负责、精准发力,努力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有效整合和优化教育培训资源,建立健全培训经费筹措和保障机制,形成以农广校等专门机构为主体,以农业科研院所、农业职业学校和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及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以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地,开展农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Baidu
sogou